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欢迎您!
学校主页

师生健康中国健康|2020年全国爱眼日 ——关注普遍的眼健康

发布时间:2020-06-08浏览次数:523

2020年6月6日是第25个全国爱眼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视觉2020,关注普遍的眼健康”,旨在号召各地加强眼健康宣传工作,增强群众爱眼护眼意识。

我们首先从儿童说起,现在的孩子们戴眼镜的越来越多,年龄也越来越小,这不仅是家长头疼的问题也是国家关注的重大卫生问题,为什么?因为这已经关系到国防的建设,许多特殊岗位对视力是有要求的。所以保护视力要从娃娃抓起。

其实人眼屈光是一个发育过程,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绝大部分婴儿出生时即为远视眼。婴儿出生后,眼球小、眼轴短,根据成像原理,眼轴偏短则造成物体成像落在视网膜之后形成远视。眼睛在生长发育中,眼球变大、眼轴增长,发育成为正视眼,以光学原理计算,眼轴缩短1mm,远视增大300度。眼轴延长1mm,近视增大300度。

随着生长发育的进程,生理性远视逐渐降低,屈光随即向近视发展。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屈光状态能达到或中止于标准正视点的人极少,如果发育过度了那就是近视状态。

除了眼轴长度,近视预测中还有一个关键数值,那就是“远视储备值”。通过医学验光,可以看到孩子现在有多少“远视储备值”。正常的小朋友都有和年龄相对应的远视储备值,通过检查,如果孩子的远视储备在正常范围内,就不用太过担心近视问题,继续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即可。但如果检查结果偏离正常值太多,家长就需要特别注意孩子的用眼情况,对孩子用眼习惯进行及时干预。

面对近视,我们并非无能为力:做好预防,防患于未然。

接下来再说说我们的老年人。我国中老年人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身体哪不舒服了,只要病症反应不大,就会选择等等再看,以至于再次发病的时候,病情很可能已经发展到无以加复的地步。老年性白内障就是很好的例子。老年性白内障是指中老年开始发生的晶状体混浊,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晶体发生老化的一种退行性改变,多从50岁左右开始,随年龄增加发病率明显升高,进展较为缓慢。由于其主要发生于老年人,以往习惯称之为老年性白内障。

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是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问题是很多老年患者刚开始觉得自己视力下降的时候,总自认为是老花眼,并不在乎,也有些患者确诊为白内障早期,不采纳医生立即手术的建议,认为“等它成熟了再做”,这些行为都是不正确的。

最后说的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重要的眼部并发症,为致盲的原因之一。 糖尿病损害视网膜主要是由于血糖增高,小血管管壁增厚,渗透性增大,使小血管更易变形和渗漏,导致视力下降及严重的视功能损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性和视力下降的程度与血糖水平控制情况以及患糖尿病时间的长短有关。一般患糖尿病至少10年后才出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在非增殖性(单纯型)视网膜病变,可不引起视力下降,但视网膜小片出血可引起局部视野缺失、如果出血累及黄斑部,视力将明显下降。在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损害刺激新生血管生长,可引起纤维增生,有时还可导致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也可长入玻璃体或引起玻璃体出血,这时对视力的危害性更大,其可导致严重视力下降甚至完全失明。医生根据眼底检查可发现这些改变。荧光素血管造影(一种诊断方法,医生于患者静脉注射染料,待染料随血流到达视网膜时进行眼底照相)有助于确定病变的程度。

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最有效的方法是控制糖尿病,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患者在诊断糖尿病后的5年内,每年应常规进行眼科检查,这样可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并早期给予治疗,使视力得以保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治疗方法之一是激光视网膜光凝术,将激光束对准新生血管光凝,以破坏新生血管和封闭渗漏的血管。因为视网膜不含感觉疼痛的神经,激光光凝术不会引起疼痛。

如果血管损害引起了广泛出血并进入了玻璃体,则可能需做手术切除(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力可能提高,而玻璃体逐渐被眼内液取代,术后很难获得较好的视力。

爱眼护眼始于心,科学护眼始于行。相信大家了解了眼睛及相关疾病的知识后,会更加爱护我们的眼睛!



联系我们

学院地址:福建师范大学理工楼 邮政编码:350117

学院办公室:理工楼10号楼

团学办公室:理工楼10号楼203室

团学公办电话:22921883

公众号矩阵

福建师大公共管理学院

MPA教育